通常ReentrantLock和Condition配套使用,后者提供了await()以及signal()等方法,本篇将重点解析await()和signal()的实现原理,以期了解它们的工作流程。
signal()会随意唤醒条件队列中的线程吗?调用signal()会立马唤醒条件队列的线程吗?中断条件队列中的等待线程会抛异常吗?很多问题将通过本篇获解。
Condition基本用法
照例先放一段演示代码:
|
|
运行输出如下:
|
|
Task线程先拿到锁,执行到condition.await()开始等待,并释放锁,主线程拿到锁开始执行,执行到condition.signal()将Task线程唤醒,主线程unlock()后,Task线程开始执行。
Condition似乎可以看作模拟Syncronized锁住的对象,它调用await()和signal()对应wait()和notify()。
下图列出了Condition接口全部方法:
Condition实现解析
追踪Condition实现的相关代码:
|
|
ConditionObject是AQS的一个内部类,实现了Condition和序列化接口。
await()解析
按照之前演示的顺序,先解析await(),它的代码并不冗长:
|
|
ConditionObject维护了一个自己的等待队列:
|
|
初始的时候内部的指针都为null,比如lastWaiter,而第一个if语句是处理ws为CANCELLED等情况,这里就不去说明了。
创建代表当前线程的节点,将ws设置为CONDITION,然后就是入队返回了,这里的队列也没有创建专门的Queue,就是用的普通链表形式。
接下来是fullyRelease方法:
|
|
这个方法的作用是释放锁,并保存同步器的状态值
。release(savedState)正常情况应该返回true,也就是tryRelease(savedState)应该返回true,不仅如此,在tryRelease内还会调用setExclusiveOwnerThread(null),并setState(0)(具体参看ReentrantLock源码中的tryRelease()部分),这样就让出了同步器构造的锁。tryRelease后执行release第一个if内的语句,会唤醒后继节点,具体来说就是本站AQS第一篇解析的内容了。
接下来的代码,将单独抽出来:
|
|
继续追踪isOnSyncQueue方法的源码,该方法作用如其名,就是判断是否在同步队列中
:
|
|
逐句解释:
- 如果ws是Node.CONDITION或者该节点前驱指针指向为null则说明不在同步队列,之前的解析文章中已经解释过,head == tail表示队列为空;
- 如果一个节点有后继节点,那么就说明它在同步队列;
- 如果不属于以上情况,那么从队列的尾部开始遍历,查找是否有和传入的node相等的节点;
while语句内部,本人关注这段代码:
|
|
进而追踪checkInterruptWhileWaiting:
|
|
这个方法的名字告诉本人,这是一个在等待期间检测中断的一个方法
。这里强调一下,unpark()是不会更改中断标志位的,所以如果是signal()(内部调用的是unpark(),后续会分析),那么该方法只会返回0,假设此时中断标志位不为0,来展开后续分析。
来看看transferAfterCancelledWait方法:
|
|
(node, Node.CONDITION, 0)对应(Node node, int expect, int update),如果在signal()之前,那么当前节点的ws当然是Node.CONDITION,这样就继续入队,并返回true,入队后怎么重新获得锁,参考本站AQS第一篇的内容。
如果在signal()之后发生中断动作,那么ws将不再是Node.CONDITION,但是也有可能代表当前线程的节点并没有完成入队,所以用一个while语句spin。
在signal()之前中断不是正常的程序,理应推出等待抛出异常,所以用THROW_IE表示,值为-1;而在signal()之后中断,就是重复多次中断,就用REINTERRUPT表示,值为1。
后续还有以下代码:
|
|
简要说明如下:
- 第一个if:之前的解析文章中已知,acquireQueued方法,如果遭遇中断事件也会返回true,那么在不是THROW_IE的情况下,也可以将interruptMode设置为REINTERRUPT;
- 第二个if:unlinkCancelledWaiters方法是用来清除在条件队列中却不处于条件状态的节点;
- 第三个if:主要用来抛中断异常,如果interruptMode == REINTERRUPT还会自我调用interrupt();
signal()解析
在之前的解析中,存在如下代码:
|
|
我的原话是:“如果在signal()之后发生中断动作,那么ws将不再是Node.CONDITION,但是也有可能代表当前线程的节点并没有完成入队,所以用一个while语句spin。”
那么等待的入队动作,发生在什么地方呢?答案可能就在signal()源码内。
signal():
|
|
继续追踪:
|
|
firstWaiter被设置为first.nextWaiter,后续还执行first.nextWaiter = null,这样条件队列的头节点就被“剥离”。transferForSignal(first)返回true会停止循环。
继续追踪transferForSignal方法:
|
|
如果node(第一次进入while条件语句指代头节点first)状态不是Node.CONDITION,那么if语句返回false,则继续while循环找寻下一个等待队列中的节点;反之则node的ws更新为0,继续向下执行transferForSignal中的代码。
enq()已经在之前的文章已经解析过,它是这么一个方法,内部有一个局部变量t,这个t原本指向的是尾节点,当node作为参数传入后,将node接在尾节点后,此时t相当于node的前驱节点并双向链接于node。
前驱节点ws > 0,又或者这个前驱节点设置ws为Node.SIGNAL失败,则会执行:
|
|
从上述代码,至少揭示了两件事:
- signal()会按照条件队列的入队顺序进行操作;
- signal()通常不会立马唤醒条件队列中的线程;
以本篇文章开头的例子来说,只有两个线程,一个是主线程,一个是开的Task线程,代表Task线程的node的前驱节点就是head,head的ws并没有大于0,而且也可以成功设置为Node.SIGNAL。
将主线程的lock.unlock()注释掉,在源码上打断点进行说明:
在执行if语句之前:
执行if语句之后:
Node@693代表的就是Task线程的节点,而Node@694是head指针指向的节点,也是p代表的节点。它是693的前驱,693是它的后继。
if语句内的LockSupport.unpark(node.thread);
并没有执行(之前打过断点,直接跳过,上图并未打断点)。而p的ws设置为了-1,当主线程释放锁,Task线程才会唤醒执行。
所以:
- signal()之后,通常是将挂起的线程直接放到同步队列中;
- 即便挂起的线程被唤醒,一般也是通过acquireQueued方法,在同步等待队列的机制下完成后续操作;
signalAll()和signal()的实现大体上相同,最大的不同在于doSignal和doSignalAll,这里把后者代码也贴出来:
|
|
两个相比区别主要在于while的条件语句,signalAll()会依次将条件队列中的Node实例放到同步等待队列中。
小结
Condition作为ReentrantLock的配套工具,它的实现不是孤立的,和ReentrantLock内部维护的同步器联系紧密,特别是它巧妙的利用了同步器的等待队列。
一些问题的本人理解
|
|
在await中唤醒而未入同步等待队列的情况,除了中断,还可能包括unpark(),所以while()中的条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。